蜜蜂舆情: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分析报告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也关乎国家的未来。而高校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公众所密切关注的,一旦有与高校相关的事件发生,它们往往可能会发酵成舆情事件,其导致的后果轻则影响高校的声誉、形象,重则会引发恶劣的学生群体性事件。

  本报告旨在了解2018年上半年各方对湖南高校出现的舆情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从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入手,探讨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个体和高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并对个体案例和群体极化等现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一些教育意见和建议。

  一、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解析

  本报告通过蜜蜂舆情云平台分布式网络爬虫技术,自动从互联网上下载数据源的相关网页内容进行收集、筛选、聚集和分类出湖南高校的海量数据,并结合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和微信媒介权重,共梳理出舆情热度指数大于5的前20件(见表1)舆情事件为研究对象。

表1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事件一览

  此外,蜜蜂舆情研究院对热点事件的发生时间规律以及主体演变规律,并分别从时间、地域、来源和类型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其具体内容如下:

  1、湖南高校舆情事件时间分析

  从时间分布来看,2018年上半年的湖南高校舆情事件在数量上呈波浪型演变规律,2月份伴随高校的开学,湖南高校舆情事件的发生数量稳中有升;至4月份,舆情梳理有所增加出现小高峰;至5月份,舆情事件数量呈现平稳下降趋势;至6月份,正值学生毕业阶段,高校舆情事件的数量出现陡然升高(见图1)。

图1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事件时间分布

  2、湖南高校舆情事件发生区域分析

  从地域分布上可以看出,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分布呈现整体分离,局部集中的特点。舆情发生地主要较为集中在湖南省会城市——长沙,其中岳麓区大学城达到8件。此外,在湘潭、衡阳等地区的高校舆情产生的频次也较高(见图2)。

图2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事件地域分布

  3、湖南高校舆情事件传播渠道分析

  从传播渠道来看,微博所产生的信息数量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占比30%;其次是微信,占比25%,其中湖南科技大学宿舍发生“迷香”盗窃案、长沙理工大学女大学生遭留学生强奸、湖南工商管理学院一学生冒充监考老师作弊三起事件均由微信朋友圈转发,继而引起更多的媒体和网民关注(见图3)。

图3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事件来源

  由此可见,微博、微信两大平台将成为湖南高校舆情应对的主要阵地。另外,以澎湃新闻、湖南教育新闻网等为主的网络媒体占比15%,这些媒体报道的“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涉抄袭”和“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学生校门处被砍伤”等事件,都曾引发了不小的舆论风波。

  另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论坛、报刊、政务网站对事件的曝光相对较少,占比均为10%。其中,以论坛、贴吧为代表的网络社区虽然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个人意见表达的平台,但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崛起中日益失去优势地位。

  4、湖南高校舆情事件类型分析

  从事件发生的类型来看,网民对在公共安全、学校管理、学生言行、教育腐败等相关事件类型或话题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其中,与公共安全相关的舆情事件共发生10起。在公共安全相关的高校舆情中,不仅有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殴打事件,更有如寝室死亡、高楼坠亡等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负面事件(见图4)。

图4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事件类型分布

  与此同时,因高校教师道德行为失范导致的舆情事件总能引发社会舆论高关注和高讨论。这类事件不仅影响了学校声誉,更严重损害了教师的整体职业形象。此外,由高校行政管理漏洞也受到网民关注。这类型事件日益获得关注的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在自身权利受到损害时,主动维权意识的增强。

  5、湖南高校舆情热度分析

  在舆情热度分布方面,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传播时间较为短暂,热度整体不高且热度分布较为均衡,其中,舆情热度处于0<低热<100之间的事件共有11起,占比55%;而舆情热度处于100<热<1000之间的事件共有8起,占比40%。此外,舆情事件处于高热>1000的事件占比仅为5%(见图5)。

图5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热度分布

  二、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特征分析

  1、湖南高校舆情涉事主体分析

  从涉事主体来看,2018年上半湖南高校舆情涉事主体最多的是湖南大学(4起),其次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件),再次是中南大学和南华大学,均为2件(见图6)。

图6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涉事主体分布

  2、湖南高校舆情发生场所分析

  据蜜蜂舆情研究院统计发现,2018年湖南高校舆情发生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宿舍、教室等区域。而图书馆、校门口、值班室的发生几率基本相等,均为1起。(见图7)

图7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发生场所分布

  3、湖南高校舆情事件主题演变分析

  据蜜蜂舆情研究院统计,2018年湖南高校舆情热点事件的演变规律主要以单一高峰事件为主,即以正太型和波动型为主,主题演变规律较为单一,主要是在舆情随着事态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关注主体的转变(见图8)。如湖南工商管理学院一学生冒充监考老师作弊事件,2018年6月8日,网上流传一份“湖南工商管理学院教务处”的《通报批评》,奇葩的通报内容引起网友大量转发和关注。随后警方辟谣称湖南没有名为“工商管理学院”的学校,《长沙晚报》、星辰在线、华声在线等媒体争相报道这则漏洞百出的《通报批评》,媒体关注直线上升,引起网民关注,但辟谣之后该事件逐步淡出舆论,工商管理学院也没有受到后续关注。

图8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事件演变规律

  虽泊松型的舆情虽然发生较少,但由于事件持续时间较长,造成社会影响较大。“湖南大学强制学生上早晚自习”最为典型,该事件从3月29日开始很快引起各媒体关注,不少同学对于通知中的部分规定很有意见,质疑其矫枉过正,信息量激增,且快速传播。面对这种事件,湖南大学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学生猜测,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一些理性见解,从而使舆情趋于平稳。

  三、2018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点评

  蜜蜂舆情研究院经过仔细梳理和研判湖南高校的热点舆情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引起社会热议的问题无外乎“校园安全、论文抄袭、行贿受贿等”几大类问题,但是大多高校教育主管部门仍存在试图遮掩、反应迟缓、回应不当等“病症”。如何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学生的同时兼顾学校声誉,成为湖南各大高校不得不直面的问题。

  1、校园管理,运动式而非制度化

  近年来,大学因为管理松散、学业压力较高中明显偏小等现状,被大众戏谑为“安逸养生”的天堂。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和语气能够较为清楚地推断出他的情绪和态度,尤其是在涉及敏感问题的舆情,在现实中并不容易控制及分析。例如,今年5月,湖南农大有学生向图书馆投诉,该校女生衣着过于暴露,对馆内男性学者造成性骚扰,希望图书馆禁止男女穿短裤、短裙,该事件经过网络曝光后引起热议。

  同样是“管得宽”的制度,一些高校虽然也是强制实行,但兼顾了学生需求而收获了截然不同的舆论评价。再如,今年5月,湖南商学院通过技术手段禁止学生晚上11点至早上8点期间玩游戏,但在实际操作上,校方广泛听取了学生的建议,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权衡到了各方利益从而逐渐平息了舆论。因为同学夜间玩游戏影响了其他同学休息,湖南商学院经过“学生公寓夜间定时断网”听证会后颁布了这一规定,在公告的表述上也强调“此举不会影响学生正常使用网络”,并侧重于“对其他同学的影响”,成功设置了事件议题,引导事件良性发展,网络舆情的情绪逐渐向正面情绪转变,没有造成事件的扩大化,与“图书馆禁穿短裤短裙”相比,得到了迥异的舆论效果。

  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高校管理存在缺陷。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基本上是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习惯于命令和布置任务,不习惯听取学生意见,在舆情应对上非常制度化,不够灵活。

  2、师德师风,冲击了社会道德底线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教师师德师风问题频出,除湖南高校以外,广州、北京、深圳、武汉等地多所名校也爆出了“学生被教师性骚扰甚至性侵”的案件。不仅伤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冲击了社会道德底线。

  鉴于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特殊性,社会对教育从业者寄予较高的道德期望,对相关教师也有较高的人格期望。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尤其是高校教师,一举一动都受到公众的关注。同时也有一部分都是很早年前就发生的事,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到现在而被公开于众。

  另如,2017年10月26日,学生罗军(化名)向校纪委举报了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明,引起舆论对大学管理及其师德校风等的讨论。据媒体报道,中南大学猥亵事件自去年10月26日收到举报,11月13日涉事教师被撤换,今年1月处理结果公布后,立即成为了舆论场上讨论的焦点。

  这类案件已从早期曝光的“农民工”“保安”及其社会人员等侵犯者已演变成了“老师”“同学”等身边人,引起社会对大学管理及其师德校风等的评论,大众也开始更加关注“性骚扰”背后的社会伦理与学生自我保护问题。

  3、校园安全,引发了公众舆论

  纵观湖南高校舆情事件,我们发现多是涉及校园公共安全的问题,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学生群体较为关注。在“湘潭大学女生被流浪狗群咬伤”、“湖南科技大学宿舍发生‘迷香’盗窃案”等事件当中,再度引发了公众对校园公共安全的热议。

  湘潭大学女生被流浪狗群咬伤事件的发生,使得“流浪狗”问题真正进入舆论视野,让众多网友意识到“流浪狗”已经成为校园安全事故的新隐患。

  校园里流浪狗之所以泛滥,背后主要责任还是在大学生,很多学生饲养宠物狗后又因为毕业等原因遗弃,日积月累,流浪狗群体日益庞大,进而对校园安全构成威胁。早在“湘潭大学女生被流浪狗群咬伤”事件发生之前,湘潭大学校内流浪狗问题已经存在。直至女学生被成群流浪狗扑咬的视频被放上网络,引发众多网友围观,在舆论真相的放大之后,湘潭大学发公告称将处理校园内的流浪狗,舆论才逐步平息。

  四、2018上半年湖南高校舆情处置对策及建议

  近年来,高校爆出的人身安全、性骚扰、校园暴力、盗窃等问题,引发社会热议。尤其是多所名校教师性侵、猥亵在校大学生的案例,为当事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在自媒体时代,舆情事件在病毒式传播下,会形成超强的舆论压力,高校若不积极引导,抢抓舆情应对的“黄金时间”,巧用应对技巧,将会处于被动地位,影响学校声誉和形象。因此,高校在出现负面舆情时,要做好舆情监测与有效的客观舆情应对,引导舆论向着利好的方向发展,就目前的湖南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我们不妨考虑与采取如下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管理,预防安全事故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出现多起校园暴力、伤人事件、宿舍火灾等公共安全事件成为社会热点,其中,以学生自杀、意外事故最为突出。如湖南大学学生被发现在寝室身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一名学生凌晨坠亡等一时间成为湖南高校舆情的重要议题内容,保护校园内的学生安全已成了全社会的强烈呼声。

  近一两年来,高校领导受贿行贿、校园暴力、消防安全等事件的发生多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管。比如说不定期对校园消防设施进行复检和巡查制度,强制拆除不符合消防规定的建筑,这类意外是完全可以避免;不定期对校园养狗的学生及老师进行摸排登记,对流浪狗进行统一收容和管理,为其在校园显眼地带提供“便便带”等用品,并建立宠物饲养者在公共场合为宠物佩戴“嘴套”等的安全及其环境保护制度;及时对可能影响师生安全的情况提前做出修正,那么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频次将会大大降低;对宿舍进行“辅导员—宿舍长—楼层管理员—学生组织”的多方联动管理,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充分享有知情权,会有效防止宿舍偷盗。

  此外,学生在校园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其次才是恋爱、历练等。因此,对于湖南大学强制学生上早晚自习的做法,社会普遍认可度较高。强制学生早晚自习,正好能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且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律的良好习惯。

  湖南农业大学女生穿短裙被投诉事件一经曝光,社会声音两边倒,实质上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特殊群体,张扬个性的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着装约束,不能坐实社会上的“现在的大学生穿的不像大学生,反倒不是大学生的穿的像大学生”的身份认知,更不能误导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身份识别,且这样的规定也有利于大学生群体构建自我的身份与场合着装意识,毕竟走向职场后有很多的职业是有着装要求,如最近的“海关工作人员吊带裙”事件。

  凡此种种,校园管理因牵扯的部门多,人员广,对象多元等情况,若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则需要大量的人、财、物,但也正因为如此的特殊性,反过来讲也是高等院校这种人数众多的事业单位的优势,只不过需要一定的措施和机制将其统一协调、有效结合,做到多方合力、无缝对接。

  高校可以与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街道办或社区和派出所等学校周围的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维护相应的校园安全,坚决依法预防和制止相关的违法行为,力求多方合作带来的价值最大化。同时邀请社会媒体、群众等个人参与进来,做到时时监督,以此达到共建、共管、共融、共荣的文明与和谐校园。

  2、引导自律,做好心理救济

  2018年上半年,湖南高校多起舆情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自我的不自律。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也是求学征程中走向职场前的最后一段。因此,会有各种社会或者类社会诱惑来影响,如果大学生的自律性不强,则很容易被干扰和影响。而作为校方,在正常的学历课程安排外,需要积极安排影像、视听、活动等各种形式的安全知识普及培训,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尤其要不断宣贯新科技带来的各种资金风险,这一点上,华中农业大学的校园公示栏循环展览本校师生因各种网络支付手段、电信诈骗手段等带来的财产损失带来的安全预警案例值得参考和借鉴,选取身份人和事,利于大家接受。同时也应加强相应的普法工作,在教师、学生群体之间,课堂、宿舍、操场、图书馆等高校基础设施中加强相应的维权挂图及知识普及宣传画等。

  除此外,鉴于目前的湖南地区高校中都设有固定的心理咨询单位,但因为其工作人员大都是本校专职教师,有些师生碍于本校的心里嘀咕,很难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疏导与预防作用。

  因此,建议湖南省内高校心理咨询室从事人员可以尝试外聘或者学校间无顺序互换的方法,让本校师生彻底打破前来咨询的顾虑,愿意主动去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倾诉,得到专业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帮助,真正实现心理救济,让当事师生重拾信心,真正让高校心理咨询室发挥应有的作用。

  3、积极应对,保证大众知情权

  面对社会的舆论关切,校方往往会处于被动质问状态,这样的身份地位如果不积极主动做出改变,多半会让事态发展越发严重,甚至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状态。

  因此,校方更应主动积极关注和回应社会的关切,积极对外公告事情处理情况及进展,客观真实,不片面求全,刻意维护声誉,才能得以社会认可和原谅,否则将会激起更大的社会质疑和追问。

  湖南高校的相关舆情热点事件中,个别校方在这方面的做法基本到位,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诚意的向社会公布事情的处理情况,在最低成本的情况下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向好发展,最大程度的保证社会大众的知情权。例如,硕士论文涉嫌抄袭曝光后,学校回应此前从未接到过关于曹律硕士学位论文抄袭的举报,会在掌握较为具体的抄袭证据后,启动相关调查,湖南大学涉事学院也没有躲闪、沉默,解释了该校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相关情况,也表态“将进一步了解”。同时也表明,信息披露中带有情绪的疏导和稳定,也有利于推动围观多方形成理性、良好的互动关系,起到了事件“稳定锚”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校方仍是传统的遮掩和隐瞒,甚至在媒体的追问下,还是敷衍了事、一笔带过,导致社会舆论对校方声誉造成更不利影响。例如,湖南大学学生被发现在寝室身亡,此事经过自媒体的曝光,引起网友热议,校方未给出处理意见,加之长沙警方从未真正回应此事,而是媒体参与采访之后,才被动予以回复:“公安机关正在调查”。同时,加之网上网民反馈自己寻求发帖多次被屏蔽和删除,让外界有对官方涉嫌隐瞒事实真相之嫌。

  在此情形下,为了校方声誉,管理和应对教育舆情信息流,必须像大禹治水——疏而不堵。当事方要打开自我,直面应对。相反,在很多情况下,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加强隐性引导,亦可设置专门的媒体接待日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深度公开事情的客观情况方为上策。

  4、明确责任 制度落实常态化

  高校在舆论方面要做好引导工作,妥善处理相关问题,要提供意见交流的平台,吸取各方观点,达成共识,促成事情的解决。

  经过蜜蜂舆情研究院深度研究发现,其实在高校涉及的舆情热点事件中,部分高校的危机管理规章制度很健全,但之所以问题还是得不到良好解决,主要原因还是执行与落实不够,即“制度写在纸上、规定挂在墙上、口号喊在嘴上,但就是不能落实到行动上”。

  例如,湘潭大学发生的流浪狗咬人事件所引发大学校园该不该收养流浪狗的讨论。一方面,“养狗成患”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它们的行为不可控制,在某些情况下会袭击学生,造成伤人的事件,应当彻底清除校内的所有流浪狗;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出于爱心认为应给予流浪狗同情和关爱,认为此事件是小概率发生的,没有必要采取强制措施。

  鉴于这种情况,校方相关部门要相互间明确责任,制定时间倒排、明确责任人制度,同时建立相应的复查与检查制度,并积极落实,确保所有规章制度依法合规、有迹可循、执行有力、落地有痕,才能全方位确保校园师生安全及相应人身与财产利益的保护到位,做到遇事不慌、处变不惊,及时快速、高效保障。

  (作者:袁星、张志凡、谭文、孙飞 备注:报告内容有删减)

优质内容筛选与推荐>>
1、python模块
2、【转载】最令PHP初学者头痛的十四个问题
3、异或最大值
4、java web学习
5、正则表达式语法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阅读
    好看
    已推荐到看一看
    你的朋友可以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认为好看的文章。
    已取消,“好看”想法已同步删除
    已推荐到看一看 和朋友分享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 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分享你的想法...
    取消

    分享想法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

    发送中

    网络异常,请稍后重试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